一、夫妻离婚时母亲是否更容易得到孩子的抚养权
在夫妻离婚时,母亲并非必然更容易获得孩子抚养权。抚养权归属主要依据“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”判定。
一般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,比如孩子年龄,两周岁以下子女,通常随母亲生活,但存在特殊情况除外;已满两周岁的子女,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,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;子女已满八周岁的,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。
此外,还会考虑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,如经济状况、居住环境、教育程度、有无不良嗜好等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母亲更容易得到抚养权,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,由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决。
二、夫妻离婚时孩子可否分得财产
在夫妻离婚时,孩子一般不能直接分得夫妻共同财产。
夫妻共同财产是基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创造、积累所得,其分割主体是夫妻双方。
不过,存在特殊情况。若夫妻双方协商一致,将部分财产赠与孩子,这种赠与行为是有效的,孩子可获得相应财产。另外,如果离婚时涉及到家庭共有财产等复杂情况,孩子作为家庭共有成员,可能基于家庭共有关系分得部分财产。但总体而言,单纯就夫妻离婚这一法律行为,孩子并非直接参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主体。
三、夫妻离婚时债务怎么划分
夫妻离婚时债务划分需依债务性质而定。
若为夫妻共同债务,一般由双方共同承担。夫妻共同债务包括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等。实践中,通常会先
若为夫妻一方个人债务,比如一方婚前所负债务、一方私自举债且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等,则由该方独自承担。
确定债务性质关键在于审查债务用途等因素。离婚时,双方可协商债务分担,协商不成可诉至法院。法院会综合判断债务情况,秉持公平原则判决。例如,一方以个人名义借款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,该债务通常认定为个人债务,由其自行承担。
在探讨夫妻离婚时母亲是否更容易得到孩子的抚养权这个问题时,我们知道有诸多因素影响着抚养权的归属。母亲